English

如何使社区服务长兴不衰?

1999-06-2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编者按去年9月19日,本报发表通讯《造福于民的工程——南京市玄武区开展社区服务的调查》,率先将玄武区社区服务经验推向全国,紧接着又专门召开了“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服务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至今全国各地已有3000多个单位前往南京玄武区参观学习。玄武区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使社区服务向产业化方向迈进,做到了长兴不衰。2000多个社区服务实体,年产值达到6700万元,实现利润520多万元,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变无偿为有偿

玄武区的社区服务建设早在1986年就开始了,同其他兄弟城区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搞社区服务也是光靠政府掏钱,纯福利性的。由于财力有限,这种“输血”式服务只能局限在特殊的民政优抚对象上,做好事、搞慰问、定时定点的形式,难以全面铺开。

现实“逼”着他们作出决断:要满足这么多人,这么多内容的服务需求,光靠政府掏钱实属杯水车薪,必须走社区服务有偿化道路。玄武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街道、居委会发展社区服务业。一时间,“小饭桌”、敬老院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社区,从1996年到1998年底,全区各街道、居委会兴办的服务实体就达2000多个。

昔日,街道、居委会吆东喝西的,居民怕和它打交道。而自从玄武区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街道、居委会发展有偿社区服务业,一时之间,居民有困难找社区服务中心,打市民求助热线电话,老百姓也有了社区意识。目前,玄武区已有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138个,各类便民实体、利民服务网点2467个。

家住玄武区大石桥32号的吴惠英女士家因电路故障,求助于社区服务中心,上门修理的工人,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问题,仅收了5元钱。颜闽明女士家新房装修垃圾无人清扫,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求助中心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中心很快就安排人前来打扫,全部收费只有40元。玄武区民政局陈锦德说:“我们的社区公寓不同于老年公寓,又不同于宾馆。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我们玄武区居民群众的招待所,为居民提供便利廉价的住宿。”

省社科院社会所所长叶南客研究员认为,有偿经营的政策给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既促进了自身的持续发展,又为福利型服务充实了资金;同时它又使社区服务的内容更加深化和拓展,更全面更优化地满足了社会主体的各种需求。投入——产出——再投入——再产出,这样的良性循环中,玄武区的社区服务逐渐从“作坊”升格为“工厂”,“玄武之路”也越走越宽。

由无偿变有偿,由福利变微利。求助的人心安理得,服务的人有所回报,社区服务的生命力大大增强。

变小打小闹为集团化、产业化

玄武区的社区服务名声远扬,投入力度之大、服务网络之全令人惊奇:先后投资2亿多元,建成区、街、居委会三级社区服务中心150多个、2600多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遍布大街小巷。一个区哪儿来这么大财力?区委书记任淮说:“关键是走出了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投资2000万元兴建的玄武区社区服务中心无疑是该区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典型代表。这里从1楼到6楼设有婚礼服务部、便民利民服务部、客房服务部等经济实体,提供一个人从小到老所需要的许多服务项目。服务一般都是有偿的,基本做到保本微利。开张第一年就创收40多万元,仅客房部一年的利润就达10万元。

锁金村社区服务中心的“万家帮”服务公司,专门招聘培训了64名懂家电安装维修、建筑装璜的服务人员、整天穿梭于大街小巷,持证为居民上门服务,深受居民欢迎。“万家帮”公司在服务社会中有了可观的收益。

去年初开业的夕阳红保健休养中心,是区民政局和3名个人共同投资70万元建成的全市首家股份制公寓。72岁的贺云英身患多种疾病,原先一人居住,有时心脏病突发,来不及叫人,往往就是吃把救心丸,是死是活醒过来才知道。现在住进了保健休养中心,一个月仅交500元钱,包吃包住,医生护士就在身边,以前一天要吃6片药,现在只需吃两片。她说:“这里的服务设施真不错,既让国家节省公费医疗,又让儿女安心工作。”另外,玄武区利用外资,建成的占地2.4万平方米的省内一流的钟山国际老年公寓,也于近期投入使用。

走产业化道路,使玄武区社区服务建设跳出了一味依赖“输血”的泥潭,逐步走上了自我造血求发展的轨道,呈现蓬勃生机。去年全区2000多个服务实体一年的产值达到6700万元,实现利润520多万元,分流安置下岗职工3400多人,成为全市失业率最低的城区。

在改革中求发展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居民对生活环境、服务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社区服务不能满足现状,必须常抓常新,不断改革。”玄武区委书记任淮说出了一条基本经验。

前不久,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500名大学生走出校门,吃住在玄武区社区大学生公寓,使玄武区社区服务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这座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公寓,由5幢5层楼组成,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学校园里的小小生活区。为了给来这里入住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确保安全方面,采取10多名保安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的办法,每晚11点查房,学生若不按时回宿舍,将被登记下来,然后管理人员要与学校或家长联系,做到三方不落空。他们投资上万元,添置“楼语对讲”设备,通过总台和每个房间联系,方便学生接听电话,传递信息。在生活上,社区服务城的管理人员们对入住的大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只要不挑不拣,24小时安排就业岗位。”新街口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作出响亮的承诺,共安置下岗职工重新就业500多人。为了兑现承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广泛收集各类就业信息,主动到市、区就业主管部门获取信息,还建立了一批再就业长期合作单位,优先安排本社区下岗职工,做到不放过一个信息,不放弃一个就业岗位。同时举办了烹调、家政服务、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培训班,先后有500多人参加培训,提高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技能。

为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玄武区建成了250间计6000多平方米的流动人口公寓,对社区内流动人口实行集中居住,并建立党支部、计划生育小组,同城市居民一样可以享受各种社区服务,既解决了生活上的种种不便,又使流动人口管理做到了规范化。

近日,“玄武区社区学院”的招牌赫然出现在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大门口,据悉,这所学院已有10多项服务内容。其中“终身服务制”吸引了不少市民。这项内容包括一个人从生到死的一切服务,生育保健、幼儿教育、学前辅导、就业指南、失业安置等等一应俱全,被人们誉为“人生保险箱”。

近期他们又推出了社区助老服务储备制度,探索社区服务的新形式。志愿者报名参加这项活动后,即可领取一张类似银行存折的服务储备卡,经社区服务中心或市民求助网络安排,为社区内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陪老、做家务、维修等无偿服务,每次服务的时间记入储备卡。等志愿者年满65周岁,也需要帮助时,社区服务中心按照储备卡累计记录时间,提供等时的无偿服务。志愿者的服务储备时间达到一定标准后,也可转让给自己的父母享受回报服务。随着改革的深入,服务的延伸,玄武区社区服务越来越红火。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